{{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word('consent_desc')}} {{word('read_more')}}
{{setting.description}}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好安藥師團隊 編輯整理】氣候忽冷忽熱、早晚溫差大,鼻子最先「感冒」。許多人以為是感冒,其實是過敏性鼻炎在作怪。過敏性鼻炎的典型症狀包括鼻癢、打噴嚏、流鼻水與鼻塞。其實,良好的用藥搭配生活管理,就能讓鼻子不再當氣象預報器。 一、抗組織胺藥物:第一代 vs 第二代 組織胺(Histamine)是過敏反應的主要媒介物,當鼻黏膜接觸過敏原(如花粉、塵蟎)時,肥大細胞釋放組織胺,引起血管擴張、腫脹與分泌增加。抗組織胺藥物就是阻斷這個訊號。 二、鼻噴劑的分類與用途三、噴左! 噴右! 你噴對了嗎?① 正確插入角度將噴頭放入鼻孔約1公分深,瞄準同側耳朵方向,並保持接近水平。噴左邊鼻孔,就對準左耳的方向。這樣能讓藥劑分佈在鼻腔後側,有效覆蓋鼻黏膜、提升吸收效率。② 先清潔再噴更有效在使用鼻噴劑前,建議先用 0.9%生理食鹽水進行鼻腔灌洗或蒸鼻子後再輕輕擤出。可清除過多分泌物,讓藥劑更容易接觸鼻黏膜。③ 維持良好使用習慣輕度鼻塞患者:2~3天內可感覺明顯通暢。嚴重鼻息肉患者:持續使用約 2 個月,有機會讓息肉縮小。四、護理與生活管理三部曲 1. 防護:口罩選用要對在季節交替、空氣品質不佳時,正確選擇口罩能降低過敏原暴露。 • 醫療級或外科口罩:能過濾飛沫與部分粉塵。 • 抗PM2.5或N95口罩:針對塵蟎、花粉、空污粒子效果更好。 • 活性炭口罩:可吸附臭氧與揮發性化合物(如汽機車廢氣),適合都會區使用。 口罩每日更換,保持乾燥,避免潮濕滋生細菌。 2. 清潔:洗鼻器與洗鼻液生理食鹽水洗鼻是最安全有效的鼻腔護理方式。 • 使用等張或低張生理食鹽水,可降低鼻黏膜發炎。 • 洗鼻時頭微前傾,一側流入、另一側流出。 • 洗後靜置數分鐘再噴藥,能提升藥物吸收。 • 若鼻腔有出血或術後,應諮詢醫師再行使用。 3. 環境:濕度與溫度的掌握 • 室內濕度保持**50–60%**最理想,過乾會刺激黏膜、過濕易生黴菌。 • 溫度建議維持20–24°C,避免忽冷忽熱。 • 定期清洗冷氣濾網與除濕機水槽,防止塵蟎與黴菌滋生。 • 寢具每週以60°C以上熱水清洗,枕頭套、床單定期日曬。 五、綜合建議與好安藥師叮嚀 1. 鼻炎治療強調連續控制,非症狀消失即停藥。 2. 第二代抗組織胺與鼻用類固醇並用時,效果顯著提升。 3. 若鼻塞嚴重可短期輔以收縮劑型噴劑,但切勿超過5天。 4. 長期反覆鼻塞、流鼻水應檢查是否為鼻中隔彎曲或慢性鼻竇炎。 5. 兒童與孕婦用藥需由醫師或藥師評估安全性。
【好安藥師團隊 編輯整理】每到中秋節,柚子總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應景水果。不過,每年這個時候,也常常會有醫院或藥局提醒:「吃藥不能配柚子!」這是真的嗎?答案是:確實要小心。柚子屬於芸香科柑橘屬(Citrus),和葡萄柚、柳橙、檸檬、橘子、萊姆都算是近親。這些水果含有許多天然植物化學成分,其中有些物質會干擾我們體內代謝藥物的酵素或轉運蛋白,導致藥物濃度變高或變低,進而改變藥效。在90年代的美國甚至有患者因為每天早餐配一杯葡萄柚汁,加上每天使用的降血脂藥物Statins,造成藥物代謝延遲,引發橫紋肌溶解和腎衰竭,當時引起醫學界的極大震撼,也開始科學家大量研究食物與藥物交互作用的關係。 葡萄柚最少可以與100種藥物交互作用 最知名的例子是葡萄柚含有高量的呋喃香豆素(furanocoumarin)成分,這也是芸香科植物常有的成分,作為植物敵避害蟲,在人體香豆素會抑制腸道、肝臟內一種叫做 CYP3A4 的代謝酵素。CYP3A4 好比人體「藥物分解工廠」的一部分,負責處理許多常見的藥物,例如降膽固醇的「史丁類藥物」與部分降血壓藥。 如果同時攝取葡萄柚汁,就會使得藥物分解作用罷工,導致積累藥物在身體,使得血中濃度大幅上升,效果和副作用都被放大。柚子與其他柑橘類也要一併注意 那麼,既然柚子和葡萄柚同屬柑橘家族,會不會也有類似風險?答案是:柚子、苦橙(塞維利亞橙)確實含有部分相似成分,雖然作用沒有葡萄柚強烈,但仍可能影響藥物濃度。有研究指出,柚子汁會讓免疫抑制劑「環孢素」的血中濃度升高,也有實驗發現柚子會改變部分藥物的吸收。至於柳橙和甜橙,雖然沒有強烈抑制 CYP3A4 的能力,但它們可能干擾另一種腸道轉運蛋白 OATP2B1,結果反而讓藥效「打折扣」,像是抗高血壓藥Aliskiren、抗氣喘藥Montelukast吸收變差。至於檸檬、萊姆、橘子,則通常影響較小,只有在大量飲用或特殊藥物情境下才可能造成問題。 換句話說,芸香科水果對藥物的干擾強度有等級之分:葡萄柚>柚子≈苦橙>柳橙>檸檬/萊姆/橘子 所以,雖然並非所有柑橘類都「一口就危險」,但對於正在服用心血管藥物、免疫抑制劑或降血脂藥物的患者,確實需要謹慎,最好先諮詢醫師或藥師。最保險的做法是:吃藥時配白開水,想要享受柑橘水果,則應與服藥時間錯開。 果汁與藥物的意外邂逅:從實驗室到醫學震撼 1989 年,加拿大藥理學家 David Bailey 與同事展開一項再普通不過的實驗。他們想探討酒精會如何影響 降壓藥 普心寧(felodipine) 的藥效。為了讓受試者喝藥時不察覺酒精,他們靈機一動,將酒精混入葡萄柚汁中。沒想到,真正引起驚訝的並不是酒精,而是葡萄柚汁本身。研究人員發現:即使不加酒精,單單一杯葡萄柚汁就能讓藥物在血液中的濃度飆升到遠超預期的數值。這個「不預期的結果」很快引起注意,並在 1991 年發表於醫學權威期刊 Lancet。一杯常見的早餐飲料,竟然能顯著改變藥物的療效,這個發現震動了醫學界,也揭開了「果汁與藥物交互作用」研究的序幕。後續研究陸續揭示,葡萄柚汁不僅影響降壓藥的作用,還會與一系列臨床常用藥物產生交互作用。這些藥物的共通點,是它們多半仰賴一種名為 CYP3A4 的酵素來代謝。CYP3A4 屬於細胞色素 P450 家族,是人體中「藥物代謝工廠」的核心角色,負責分解超過一半的臨床常用藥物,包括降膽固醇的他汀類藥、降血壓的鈣離子通道阻斷劑(CCBs)、免疫抑制劑(如環孢素)、抗心律不整藥等。問題在於,葡萄柚汁中富含一類叫做 呋喃香豆素(furanocoumarins) 的天然化合物,例如 bergamottin 和 6’,7’-dihydroxybergamottin。這些分子會不可逆地抑制腸道與肝臟中的 CYP3A4,使得藥物無法被正常分解。更棘手的是,這種抑制作用不是即時恢復的,而是要等到身體重新合成新的 CYP3A4 酵素,大約需要 24 到 72 小時。因此,影響不僅是「當餐的那一杯果汁」,而可能持續一到三天,讓藥物濃度長時間處於危險的高峰。 參考資料: 加拿大醫學協會雜誌(CMAJ)公布https://www.cmaj.ca/content/suppl/2012/11/26/cmaj.120951.DC1/grape-bailey-1-at.pdf 果汁不是萬能良伴:吃藥配果汁可能帶來的危險平常生病吃藥,很多人習慣拿手邊的飲料直接送藥,覺得果汁既健康又好入口。但你知道嗎?有些果汁會和藥物「打架」,不但讓藥效失靈,甚至會讓副作用變得更嚴重。這並不是少見的狀況,尤其在中秋節,大家吃柚子、喝果汁時,更要小心。葡萄柚外還有很多果汁都可能影響藥效,甚至造成嚴重的副作用除了葡萄柚、柚子和苦橙也有類似成分,雖然程度較低,但同樣可能讓藥效失控。另一類要注意的是 蘋果汁和柳橙汁。它們不會放大藥效,而是會讓藥物進不去血液,導致藥效不足。例如抗過敏藥「非索非那定」或氣喘藥「孟魯司特」,如果和這些果汁一起吃,可能會變得效果不佳,過敏或氣喘反而控制不住。還有一些果汁會影響抗凝血藥「華法林」。像 蔓越莓汁,會讓抗凝血作用過強,增加出血風險;石榴汁也可能干擾,造成肝臟或出血問題。另外,市售的 鈣強化橙汁,若和抗生素(如環丙沙星)一起服用,會互相結合,讓抗生素失效。柳橙汁配「含鋁胃藥」則可能讓鋁吸收過多,對身體有害。
【好安藥師團隊 編輯整理】前言_一瓶油的百年故事在日常飲食中,油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它讓菜餚飄香、食物酥脆,甚至成為餐桌上營養補充的一環。從台灣家庭餐桌上那瓶玻璃瓶裝的沙拉油,到歐洲地中海文化中象徵健康的橄欖油,再到現代藥局架上的魚油、亞麻仁油、藻油,油不僅是烹調的媒介,更是文化、健康與時代演進的縮影。 隨著健康意識的提升,油逐漸被放大檢視:哪些油健康?哪些油會致病?為什麼有人說要避免所有種子油?又有人說喝南瓜籽油能生髮?這些看似矛盾的說法背後,有歷史的演變,也有科學的解答。 歷史與用油文化台灣特色「沙拉油」其實不是一種特定的油,而是精煉植物油的一種商品名稱。 名稱源自日文 サラダ油(Salad Oil),最早由日本製油業者在 1920–30 年代推廣,強調這種油經過脫色、脫臭、精製處理後,清澈無味,即使冷用做沙拉也不會有油腥味,因而得名。1950–70 年代,隨著大規模工業化與糧食援助計畫,大豆油、沙拉油開始取代傳統的豬油與花生油,進入家庭廚房,逐漸成為台灣在地「大桶裝精製大豆油或調和油」的代稱,這種油的特性在於加工精製後顏色清澈、味道清淡,無論炒菜或炸物都適用,與過去需精打細算使用豬油或榨取花生油的時代相比,象徵著經濟起飛後的「現代化廚房」。 大桶玻璃瓶裝的沙拉油,甚至成為許多人對那個年代的共同記憶。 油的文化有鮮明的地域差異西方地中海飲食:橄欖油是飲食核心,搭配大量蔬菜、豆類、魚類。橄欖油中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與多酚類,被證實有助心血管健康,也使地中海飲食成為全球推崇的健康飲食模式。東方飲食:長期以花生油、大豆油、芝麻油為主。飲食強調爆香、快炒,高溫油煙與油脂用量成為飲食特色。芝麻油在產婦坐月子文化中更是必需品。西方以橄欖油代表健康、自然,東方則以花生油與大豆油象徵香氣與家常。 而這些文化選擇,最終也反映在疾病型態上:西方因高動物脂肪攝取而心血管疾病盛行,東方則因高溫烹調與精製植物油過量使用。 從食用油到保健油的演化進入 20 世紀後期,營養學研究揭開了油的另一面。油不再只是能量來源,而是健康與疾病的關鍵因子。魚油的發現:科學家研究愛斯基摩人的低心臟病發生率,發現其飲食中富含深海魚油中的 Omega-3 脂肪酸(EPA、DHA),由此展開植物油中的多元角色:亞麻仁油、紫蘇油、沙奇果油富含 ALA (α-亞麻酸),成為素食者補充 Omega-3 的重要來源。橄欖油中的多酚則因抗氧化與抗發炎特性受到重視。隨著永續與素食風潮,藻油提供純素 DHA,填補了素食者無法攝取魚油的空缺。 油與流行疾病的關聯心血管疾病:研究證實,過量飽和脂肪與反式脂肪會升高 LDL,增加心臟病風險;相對地,Omega-3 脂肪酸能降低發炎與血脂。人人聞之色變的癌症與油脂代謝及慢性發炎有關,雖無「油能治癌」的證據,但均衡油脂攝取有助降低風險。最大宗的疾病-代謝症候群:加工食品大量使用大豆油、棕櫚油,熱量高且 Omega-6 偏多,容易加劇肥胖與發炎。從廚房到藥局的油過去的油只是「炒菜工具」,如今已成為「健康投資」。廚房裡:橄欖油、苦茶油取代沙拉油,成為健康烹調首選。 藥局裡:魚油膠囊、南瓜籽油、藻油、亞麻仁油、沙奇果油成為日常補充品。 從「食材」到「保健食品」的跨界演化,我們該如何正確投資? 避免風險,真正促進健康。 過油不及,以訛傳訛的用油謬誤巧妙用油,才能有益健康在日常料理中,選對油的關鍵不只在於營養成分,還要考慮油的 耐熱性(煙點)。不同油脂在高溫下會分解,產生油煙與有害物質,因此依照耐熱性來選擇適合的烹調方式,才能同時兼顧健康與美味。 首先,高溫耐熱的油首推酪梨油與苦茶油。酪梨油的煙點可達 250°C 以上,是所有植物油中最高的之一,特別適合煎、炸等高溫料理,不僅穩定,還保留了豐富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對心血管有益。苦茶油則因含有高比例油酸與天然抗氧化物,煙點約 220°C,非常適閤中式快炒與燉煮,不僅健康,也符合東方料理習慣。 其次,中溫料理最適合使用橄欖油,特別是初榨橄欖油(EVOO)。它的煙點約 180–210°C,適合低溫快炒或溫熱料理。橄欖油中的多酚與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能降低發炎、保護心血管,因此成為地中海飲食的核心油品。不過,若要進行長時間高溫油炸,就不建議使用橄欖油,以免營養流失。 再來,低溫冷用的油包括南瓜籽油、亞麻仁油與沙奇果油。這些油富含 Omega-3 或植物固醇,但煙點較低(160°C 以下),遇高溫容易氧化,產生異味甚至有害物質。最適合的用法是冷拌沙拉、直接生飲,或在料理完成後淋上,藉此保留活性成分。例如亞麻仁油與沙奇果油提供優質植物性 Omega-3,是素食者的好選擇;南瓜籽油則富含鋅與植物固醇,有助於頭皮與攝護腺健康。最後,純保健用途則包括魚油與藻油。這兩者並不適合烹調,而是以膠囊或液態補充品為主。魚油提供 EPA 與 DHA,能降低血脂、減緩發炎;藻油則是植物來源的 DHA,適合純素飲食者,對腦部與眼睛保健有幫助。
【好安藥師團隊 編輯整理】台北市中山區是人口密集、生活步調快速的都會核心,聚集了許多上班族、學生與長期居住的在地居民。中山區的藥局密度相當高,除了滿足民眾日常的處方調劑需求,也扮演著社區第一線健康諮詢的重要角色。OK藥師藥局 | 以專業與溫度守護居民健康在眾多藥局中,位於興安街的 OK藥師藥局在呂發財呂藥師的帶領下,特別受到當地居民的信賴。自 2015 年成立以來,OK藥師藥局秉持著「專業用藥諮詢、慢性病照護」的核心理念,服務中山區居民。還記得第一次走到興安街,遠遠就被「OK」兩個字所吸引,明亮的藥局擺設,用心的門前擺放,明亮的櫃位位陳列、細心專業的「OK藥師團隊」是當地社區民眾用藥、健康諮詢的首選。店內不僅提供處方藥調劑,還有保健食品、醫療器材、婦嬰用品與藥妝商品,成為居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健康補給站。呂藥師人非常客氣,待人和善,對民眾的問題總是細心回覆,也願意分享經驗提攜後進,對於我們衛肯製藥更是充滿肯定,在這樣的合作默契下,促成9月13號的課程分享。視力保健課程 | 熱烈展開 課程當日衛肯生醫團隊、研發顧問鄒尚勳博士與藥局同仁分享視力保健衛教等課程。這場訓練不僅是單純的產品介紹,更是雙方交流專業與經驗的契機。現場氣氛和樂融融,互動熱烈,藥師與門市同仁踴躍回應,從產品成分、劑量建議,到如何與顧客溝通保健概念,都展現出高度的參與感,一問一答之間,激發出許多想法與火花。一小時的課程在大家的笑容中,很快就結束,呂藥師特別用心的準備「榮譽顧問」的獎狀致贈與鄒博士,還貼心準備大大小小的點心給我們帶回去,實在感謝。OK的微笑、OK的安心、OK的熱情是我們這次活動滿滿的美好回憶。共同願景與目標好的產品,需要搭配正確的知識與專業的建議,才能真正守護民眾的健康。「藥局不單只是藥事服務而已,更重要是成為民眾值得依靠的健康顧問。透過不斷精進學習,一線藥局同仁與藥廠研發更能持續聚焦、開展適切的服務、研發優質OK的產品,提升民眾健康為目標」。OK藥師藥局同樣秉持著「專業、貼心、值得信賴」的理念服務每一位顧客,雙方在這次課程分享中建立了更深的默契,也為未來更多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礎。未來,衛肯生醫將持續提供更多教育資源,與第一線藥局同仁共同提升專業能力,攜手規劃社區健康講座、內部教育課程,期望從「藥局開始,守護每一個家庭健康」落實到更多社區。我們相信,從這次合作出發,OK藥師藥局將成為中山區居民眼中,結合專業與溫度的健康堡壘。
【好安藥師團隊 編輯整理】 2025年2月,嘉鏵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有幸接待來自日本大阪醫療器械協會代表團,雙方就醫療器械、藥品物流及台日醫藥流通合作等議題展開深入且建設性的交流,開啟了台日醫療產業互動的新篇章。 為感謝嘉鏵生技總經理 姜政安先生在此次交流過程中展現的專業與熱情,YUYAMA湯山株式會社駐台灣總經理榎本龍次先生特別蒞臨本公司,代表大阪醫療器械協會,親手致贈一份極具心意的紀念禮品。該紀念品為設計精緻的相框,內附雙方於當日會談時的合影,並以中文題刻文字細膩記錄了彼此攜手合作、共築友誼的珍貴場景。這份禮品不僅承載著回憶,更是跨越國界、象徵雙方深厚信賴的實物見證。 此舉不僅彰顯大阪醫療器械協會與協會YUYAMA、RACOON三田理化工業株式會社等企業,共同對嘉鏵生技的高度肯定與感謝,也象徵著台日醫藥物流在互惠互信基礎上的緊密連結,更展現了對未來持續深化合作、共同推動醫療產業發展的誠摯期待。
【好安藥師團隊 編輯整理】 農曆七月與兒童「受驚」現象在臺灣與華人文化中,農曆七月俗稱「鬼月」,人們相信此時陰氣較重,孩童因體質稚嫩、陽氣不足,更容易受到「驚嚇」,因此在這個月份裡,小孩若常哭鬧、夜間啼哭不安,往往被認為是「受驚」。在民間,父母可能會帶孩子去廟裡「收驚」、飲符水、抹香灰,或佩戴硃砂符,以祈求安定心神。這些做法在文化上具有安撫意義,但醫學上卻有不同的解釋。現代醫學指出,小兒夜啼或抽動並非單純「受驚」,而是可以有多種原因:部分來自正常的生理反射,部分是因發燒引起的熱性痙攣,更嚴重時則可能是癲癇或其他腦神經疾病。如何分辨與正確處理,是家長與醫師需要面對的重要課題。同時,中藥與西藥在不同階段也有各自的治療角色。民俗信仰與安神象徵:符咒、香灰、硃砂、檀香1. 符咒與硃砂在傳統信仰裡,符咒多以硃砂書寫。硃砂(硃砂)主要成分為硫化汞,古代中醫典籍記載其能「安神鎮驚」,因此被賦予驅邪避兇的功能。父母常將符咒泡水讓小孩飲用,或貼身佩戴,希望能消除哭鬧與夜啼。然而,硃砂若長期服用,可能導致汞中毒,對腎臟與神經系統造成傷害,醫學上不建議作為口服治療。2. 香灰與檀香灰拜拜後的香灰,特別是檀香灰,常被拌水讓孩子服下,民間認為能「壓驚」。實際上,香灰中可能含有重金屬、化學燃燒殘留,長期或大量服用有中毒風險。若僅作象徵性塗抹額頭,雖無直接醫療效果,但心理安撫作用不可忽視。3. 檀香在中藥中的角色檀香(白檀 Santalum album)在中藥中是合法藥材,性辛溫,入脾胃心肺經,功能為「行氣止痛、溫中和胃、開竅安神」。常用於胸悶心痛、胃脘脹痛、焦慮失眠。這與民俗將檀香灰用於壓驚的做法,正好反映出古人試圖將藥理意涵轉化為宗教象徵。 醫學觀點:嬰幼兒「受驚」現象的不同階段1. 新生兒期(0–4 個月):莫羅反射新生兒若受到聲音或突然動作刺激,會雙臂伸展、再快速收回,伴隨哭聲,這是 莫羅反射,屬於正常神經反射,通常在 4–6 個月後消失。此時的「受驚」並非病態。2. 嬰幼兒期(6 個月~5 歲):熱性痙攣熱性痙攣是此年齡層最常見的抽搐原因,與「發燒」直接相關。典型表現為突發全身抽搐、翻白眼、短暫意識喪失。大多數情況為良性,不會造成永久性腦損傷,但需排除腦膜炎等嚴重疾病。3. 任何年齡:癲癇若孩子反覆出現非誘發性痙攣,就可能是癲癇。癲癇可能由基因異常、腦部病變、代謝問題或腦外傷引起。此時不能以「受驚」解釋,而需進一步診斷與治療。4. 一般驚嚇反應孩子受到大聲音或突發事件嚇到後,可能會驚跳、哭鬧,這屬心理與生理反應,不屬病態,也不會引起持續抽搐。小筆記 : 莫羅反射(Moro reflex),又稱 驚嚇反射,是新生兒期的一種 原始反射(primitive reflex)。當嬰兒受到突如其來的刺激,會出現雙臂外展,手掌張開,頭與身體略後仰,之後雙臂再向內收哭啼。受驚不怕, 中藥有解方小兒夜啼,指的是嬰幼兒在夜間頻繁哭鬧、不易安撫的情況。在傳統中醫典籍中,早有記載。《諸病源候論》提到,小兒夜啼多由驚恐、乳食不和、或風邪客於心脾所致;也有醫家認為與心脾不安、心火擾動有關。因此,古人常用甘麥大棗湯、茯苓、酸棗仁等安神藥材,或民俗中的收驚、佩符、硃砂等方式來處理,強調安撫心神、調和脾胃。然而,現代醫學將小兒夜啼視為一種症狀,而非單一疾病。其原因相當多元:最常見的因素如分離焦慮或睡眠週期不穩定而在夜間哭鬧。此外,若伴隨抽搐或意識喪失,則要考慮熱性痙攣或癲癇;若合併發燒、耳痛或皮膚搔癢,則可能是感染或過敏所引起。可能不是單純的受驚,癲癇的發生更需要注意西醫治療並無明確對應中醫所述「小兒夜啼」症狀進行治療,但需要鑑別是良性的莫羅反射,因為感染發燒等因素造成的熱性痙攣,抑或是小兒癲癇、由於腦部結構或是發育未成熟的關係,進行判別與相應治療。除了受到了驚嚇正常範圍的哭鬧、痙攣,或是自限性熱性痙攣外,容易與華人世界認為的受驚反應重疊就是癲癇,癲癇的好發率為0.4-1%左右,每100個幼兒就有一位曾經發生過癲癇,多數成長或是經過治療是不需要再持續服用藥物,然而部分仍需要長時間的控制。治療上全身性強直痙攣型癲癇發作常使用藥物為Phenytoin (Dilantin;癲能停)用於治療穩定神經細胞膜如Carbamazepin (Tegretol;癲通) 長期控制提高腦部發作之閥值預防發作放電藥品如Phenobarbital(Luminal;魯米那)最多討論的營養來源- 魚油魚油(Omega-3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主要為 EPA 與 DHA)近年常被討論於兒童保健與神經發展。從臨床研究來看,它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安神藥」,但在多個領域展現潛在輔助效果。表格整理了魚油對小兒不同狀況的研究現況:在驚嚇反應上,沒有直接療效,安撫即可;對於痙攣與癲癇,研究顯示 Omega-3 可能降低發作頻率,特別在難治型癲癇中作為輔助治療,但絕非急救藥。情緒方面,小兒憂鬱的試驗顯示情緒改善趨勢,而小兒躁鬱證據仍不足。行為與精神狀態上,有報告指出魚油有助減少焦慮與部分行為問題,但效應屬中等。睡眠與夜啼方面,補充 DHA 可延長睡眠時間、減少夜醒,對睡眠品質改善有幫助。至於大腦發育,雖然一般兒童效果有限,但對早產兒或孕期補充族群可能有益。整體而言,魚油在兒童健康上屬「營養型輔助」,可長期支持神經與心理健康,特別是以全食物、飲食的型態更好,不僅保有魚油的營養成分也包含其他蛋白質、胺基酸等必須養分。魚油對於兒童 - 常見狀況的應用討論民俗與醫學的融合農曆七月小孩夜啼、受驚的民俗信仰,反映了父母對孩子健康的關切。符咒、香灰雖無醫療作用,但在心理安撫上有一定效用。硃砂與檀香在中藥裡確實有安神功效,但符咒或香灰的使用方式往往偏離醫學安全範疇。現代醫學強調,應依小兒發育階段區分正常反射、熱性痙攣與癲癇,並採取正確治療,如魚油等營養方案亦是。中藥如甘麥大棗湯、樋屋奇應丸能溫和安神,安宮牛黃丸則屬急救用藥,西藥則在癲癇治療中扮演核心角色。唯有在文化信仰與醫學理性之間找到平衡,才能既尊重傳統,也確保孩子的健康安全。 編輯設計|衛肯生醫 顧問團隊|好安藥師群
【好安藥師團隊 編輯整理】 年輕的時候,烏黑濃密的髮絲隨風擺動,是青春與自信的象徵;但隨著年齡增長,額頭開始後退、頭頂開始稀疏。掉髮不只是外觀問題,更是一種心理壓力。基因遺傳是主要的因素,歐洲地區30 歲時約 25–30% 男性已有明顯掉髮,50 歲時上升到 50%,70 歲以上甚至達到 80%。女性在50歲約有40–50%不同程度的落髮,亞洲落髮比雖不及歐洲,因為西化飲食、生活壓力等,掉髮問題正逐漸上升中。 男女掉髮大不同:型態與治療策略 男性掉髮男性掉髮最常見的是 雄性禿(AGA),受遺傳與 DHT(二氫睪固酮)影響。DHT 會讓毛囊逐漸「小型化」,新長出的頭髮越來越細,最終毛囊萎縮消失。 典型型態:髮線後退(額角 M 字型)。頭頂逐漸稀疏,形成「地中海」。嚴重時,只剩下兩側與後枕部髮圈。醫學上用 Hamilton–Norwood 分型來描述,從 I 型(輕微後退)到 VII 型(大片光禿)。 女性掉髮女性掉髮最常見是荷爾蒙變化,如產後掉髮(休止期落髮):懷孕期間雌激素升高,頭髮多停在生長期;產後荷爾蒙驟降,大量頭髮同時進入休止期 → 約產後 2–6 個月開始掉落,通常半年到一年內會恢復。更年期:雌激素下降,毛囊對雄性激素敏感度提升,掉髮加劇。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COS):雄性激素過多,導致頭頂掉髮,同時常伴隨痤瘡、月經不規律、多毛。 女性掉髮通常表現為「整體變薄」,特別是頭頂分線逐漸擴大,但髮際線多半保留。這稱為 女性型落髮(FPHL)。典型型態:Ludwig 分型:I 型(輕微稀疏)、II 型(明顯變薄)、III 型(頭頂大片稀疏)。不像男性會完全禿光,而是「稀疏化」。 頭髮要健康,需要不同的營養支援 頭髮是身體代謝最快的組織之一,平均每月生長約 1 公分。要維持這個速度,毛囊需要充足的營養支援,在歐洲南瓜籽油是最常用來作為營養補充的來源,包含核心元素鐵、銅、鋅、鎂、鈣與omega-3-6-9,其中品質最優來源為奧地利施蒂利亞南瓜保護區(PGI)認證的南瓜籽之特殊隱性無殼品種,單位植化素含量高,是經常作為內用與外敷的健康油品。 毛囊(工廠核心)鐵:缺鐵是女性掉髮常見原因,因為血液攜氧不足會影響毛囊活性。鋅:參與細胞分裂與 DNA 合成。維生素 D:調控毛囊週期,缺乏與掉髮相關。蛋白質:頭髮的基本材料,缺乏會導致髮絲脆弱。皮質層(Cortex,髮幹主體)角蛋白:主要結構。生物素(B7):輔助角蛋白產生。維生素 C:促進膠原蛋白合成,增加彈性。銅:維持結構穩定。鱗片層(Cuticle,外層保護)蛋白質:維持表層鱗片完整。Omega-3 脂肪酸:維持油脂平衡,防止乾燥。維生素 E:抗氧化保護,減少自由基傷害。色素(Melanin)銅:參與黑色素合成。維生素 B5、B12:維持毛囊色素沉著。 其他不正常落髮原因 1. 甲狀腺異常甲亢或甲低都可能導致掉髮。合併症狀:體重變化、怕冷或心悸、疲倦。2. 缺鐵性貧血女性常因月經失血導致。檢查:血球、血清鐵蛋白。3. 壓力與外在因素大病、手術、心理壓力 → 「休止期落髮」。過度染燙、牽引性髮型(馬尾、辮子) → 頭皮負擔。 中醫看落髮,論證辨治 中醫與西醫對「掉髮」的理解不同。西醫強調遺傳、荷爾蒙、毛囊週期;中醫則認為與 氣血、腎精、肝血 有關,強調「髮為血之餘、腎之華」,落髮的核心原因在於體質的偏性腎氣衰弱、血虛、肝鬱等,治療上有不同對應的方式。 總結 中藥處方可以作為掉髮治療的輔助選項,特別是在氣血不足、壓力大、荷爾蒙波動的族群。但若是典型的 雄性禿,單靠中藥效果有限,仍需搭配營養、西醫藥物或其他醫療方式。
【好安藥師團隊 編輯整理】意外的發現:幸福小藥丸的誕生 1990 年代,藥廠輝瑞(Pfizer)原本研發 Sildenafil(商品名Viagra,威而鋼)是為了治療 心絞痛。它的藥理基礎是 抑制磷酸二酯酶第五型(PDE5),增加環磷酸鳥苷,讓血管平滑肌放鬆、血管擴張。理論上能減輕心臟缺血。但在臨床試驗中,受試者的心絞痛並沒有顯著改善,卻意外回報「勃起改善」的效果。1998 年,威而鋼以治療 勃起功能障礙的適應症獲得 FDA 核准,成為藥物史上最具代表性的「藥物再利用」案例之一,後來美國禮來(Eli Lilly)開發更為專一的PDE5的抑制藥物,作用時間更長就是Tadalafil(商品名 Cialis,犀利士」)的登場。 一、威而鋼 vs. 犀利士:立即戰力與長期備戰 威而鋼是最早問世的 PDE5 抑制劑。藥效通常在服用後 30 分鐘至 1 小時 發揮,持續時間約 4 小時,適合臨時、即時需要的情境。它就像一支立即上場的特攻隊,快速有效,但結束也快。 犀利士則有截然不同的特色。它的藥效可以維持 24 至 36 小時,甚至被暱稱為「週末藥丸」。此外,犀利士還有低劑量的 每日服用版本(5 mg),讓藥效長期維持在體內,屬於「備戰常駐」的模式。這種差異,讓威而鋼與犀利士各自對應不同需求:前者適合臨時出擊,後者則適合穩定、長期規劃。 二、一石二鳥的雙重功效:性功能與泌尿系統 犀利士的另一個亮點是泌尿道的保護。臨床上,犀利士 5 mg 每日一次以常規使用 治療 良性攝護腺肥大(BPH)。對於有頻尿、夜尿、排尿困難的男性患者來說,它不僅能改善性生活,還能提升日常生活品質。 三、不要搞錯!高山症預防藥是丹木斯,不是威而鋼 在登山圈裡,偶爾有人誤以為威而鋼可以預防高山症。確實威而鋼在研究中被發現能降低低氧時的肺動脈壓,對高山肺水腫有一定效果,但它不是標準預防藥物。真正的高山症預防藥是:丹木斯(Diamox,學名 Acetazolamide)。它的作用機轉是透過輕微代謝性酸中毒來刺激呼吸中樞,幫助人體更快適應高海拔環境。若想預防急性高山症,不是急著到診所詢問威而鋼,記得,登高山丹木斯,枕頭山威而鋼,雖是戲謔,但是確實很多人使用錯誤,弄巧成拙。 四、性福要是真幸福,潛在保護心血管、預防失智作用露出曙光 近年來,大量臨床與流行病學研究發現,PDE5 抑制劑(如威而鋼、犀利士)除了治療勃起功能障礙外,還可能帶來額外的健康效益。綜合超過百萬人的資料顯示,長期使用與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下降 20–30% 相關;在失智症方面,美國與英國研究皆指出風險降低(約 18%~69%);而在攝護腺癌領域,並未發現風險上升,部分研究甚至顯示輕微下降。這些結果提示 PDE5 抑制劑不僅是「性功能藥物」,更可能在慢性病防治中扮演新角色。 五、安全性與禁忌:避免與硝酸鹽類藥物合用所有 PDE5 抑制劑嚴禁與硝酸鹽類藥物合併使用,否則可能造成致命性低血壓。 內文僅作科學探討,不作為醫療指導。 醫師、藥師、護理人員 索取免費衛教文宣 (三孔裝訂、每期一頁雙面銅紙210磅,加電子文宣一式) 請來電 0800-288-286
【好安藥師團隊 編輯整理】 引言 肥胖在二十一世紀被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定義為一種慢性疾病,其不僅關乎體重增加,更與心血管疾病、第二型糖尿病、退化性關節炎、癌症及心理健康問題息息相關。隨著肥胖盛行率的攀升,單純依靠飲食控制與運動的減重策略,往往難以達到長期且穩定的成效。藥物治療因此逐漸成為臨床重要選項。減重藥物的歷史,某種程度上就是醫學對肥胖成因理解的歷史。早期人們將肥胖視為能量攝取超過消耗的簡單數學問題,研發重點多在於阻斷脂肪吸收或刺激代謝。然而,隨著研究深入,科學界逐步認識到肥胖牽涉到複雜的荷爾蒙調控、大腦獎賞迴路以及心理行為。這樣的理解轉變,也反映在藥物發展的方向上——從 Orlistat 的「阻斷吸收」,到 GLP-1 類藥物的「腸泌素調控」,再到 Tirzepatide 的「雙重腸泌素作用」,以及 康纖芙(Contrave) 的「中樞神經調節」。 一、早期階段:Orlistat 與「阻斷吸收」思維 1990 年代末期,Orlistat 成為首批獲得美國 FDA 核准的減重藥物之一。它的機轉單純:透過抑制腸道脂肪酶,阻斷膳食脂肪分解與吸收,進而降低能量攝取。在當時,這符合醫學界對肥胖的直覺理解。然而,臨床實務上容易受到限制。由於脂肪無法被分解吸收,患者常出現油性腹瀉、腹脹、排便急迫等副作用,甚至影響到日常社交生活。Orlistat 的體重下降幅度約僅 5–10%,效果有限。雖然安全性整體相對高,但其減重幅度效果似乎不為理想。儘管如此,Orlistat 仍具有歷史意義。它標誌著「藥物減重」時代的開端,並提供了一個基礎概念:透過藥理機制改變能量平衡,確實能帶來體重下降。 二、腸泌素的時代 進入 2010 年代,科學家對腸道荷爾蒙在食慾控制中的角色有了更深入的認識。當食物進入腸道時,小腸細胞會分泌 GLP-1(胰高血糖素樣胜肽-1),其功能包括促進胰島素分泌、延緩胃排空、增強飽足感。這使得 GLP-1 成為新一代藥物研發的理想標靶。研究顯示,肥胖患者在進食後的 GLP-1分泌反應通常低於正常體重者。空腹狀態下兩者基礎濃度差異不大,但餐後肥胖者的 GLP-1 上升幅度較小,顯示其「動態反應」受損。由於 GLP-1 具有促進胰島素分泌與抑制胰高血糖素的作用,餐後反應不足會導致血糖控制較差,加重肥胖者常見的胰島素阻抗。此現象的可能原因包括腸道 L 細胞分泌功能下降、GLP-1 受體敏感性降低,以及長期高脂或高糖飲食造成的腸道激素調控失衡。因此,GLP-1 類似物(如 liraglutide、semaglutide)能有效補足內源性分泌不足,增強飽足感、降低食慾,並改善血糖代謝,成為目前肥胖與糖尿病治療的重要藥物選擇。 1. Liraglutide最早被廣泛應用的是 Liraglutide。它最初作為糖尿病藥物上市,但臨床試驗顯示體重下降效果顯著,因此於 2014 年獲得 FDA 核准作為肥胖治療藥物。患者平均能達到約 8–10% 的體重下降。其優勢是能同時改善血糖控制與心血管風險因子,特別適合糖尿病合併肥胖的族群。 2. Semaglutide隨後出現的 Semaglutide,在藥效持續時間與臨床效果上更勝一籌。以每週一次注射的方式使用,平均能達到 12–15% 的體重下降,在某些臨床試驗中甚至更高。這讓肥胖治療首次進入與減重手術接近的效果層級。副作用主要為腸胃不適,但大多數患者在持續使用後可逐漸適應。 GLP-1 類藥物的出現,徹底改變了臨床對減重藥物的期待。它們不僅能減輕體重,更能改善血糖與心血管健康,使其成為肥胖與糖尿病治療的新典範。 三、「雙重腸泌素」策略 儘管 GLP-1 類藥物已經相當成功,科學界並未止步。研究發現,另一種腸泌素 GIP(葡萄糖依賴性胰島素分泌多肽) 亦參與代謝調控。於是,結合 GLP-1 與 GIP 雙重作用 的 Tirzepatide 誕生。在許多大型臨床試驗中,Tirzepatide 帶來平均 15–20% 的體重下降,效果超越所有既有藥物,僅次於減重手術。其優勢不僅在於降重幅度,還包括顯著改善血糖、血脂與血壓等代謝指標。副作用與 GLP-1 類似,多為噁心、嘔吐、腹瀉,部分患者會因不適而停藥。但整體而言,Tirzepatide 標誌著肥胖藥物進入新世代。 四、邊緣獎賞迴路:康纖芙(Contrave) 與上述腸泌素類藥物不同,康纖芙 走的是另一條路徑。它結合 Bupropion(抗憂鬱與戒菸藥物) 與 Naltrexone(鴉片拮抗劑),藉由同時影響下視丘的食慾調控中樞,以及邊緣系統的獎賞迴路,降低食慾與情緒性進食。康纖芙的平均體重下降幅度約 5–8%,但它的特色在於口服劑型與心理行為介入。對於害怕注射或有暴食傾向的患者,康纖芙提供了另一種選擇。其主要風險為中樞神經副作用,如失眠、焦慮,以及禁用於癲癇或未控制高血壓患者。康纖芙的存在提醒醫界,肥胖並非單純的代謝疾病,也涉及心理與行為。在肥胖藥物版圖具有象徵性意義。 五、各藥物比較與使用族群 若綜合以上藥物,可以看到各自的特色:• Orlistat:阻斷脂肪吸收,安全性高但副作用困擾,效果有限。• GLP-1 類藥物(Liraglutide, Semaglutide):中度至高度體重下降,改善代謝並具心血管保護效益,適合糖尿病或心血管高風險患者。• Tirzepatide:作用明顯是最新上市的藥物,尚需要持續臨床觀測。• 康纖芙:口服便利,針對情緒性進食與不願接受注射治療者具有價值。這樣的差異意味著臨床上並不存在「最佳藥物」,而是需要依患者的 BMI、共病、心理特質與偏好,做出個別化選擇。 六、未來展望 肥胖藥物的演化,從阻斷吸收的 Orlistat,到調控荷爾蒙的 GLP-1 與 Tirzepatide,再到針對心理行為的Contrave,展現了醫學對肥胖理解的深化。但臨床經驗提醒我們,單靠藥物並不足以保證長期成功,若在減重過程中忽略飲食與生活習慣的調整,停藥後往往難以避免復胖。藥物應被視為慢性病管理的工具,而非一條捷徑。未來的肥胖治療將走向整合:藥物、行為療法、飲食運動與外科手術並行。唯有在藥物帶來的體重下降基礎上,結合持續的自我覺察與生活方式轉變,才能真正將短期的減重轉化為長久的健康 常見的減重藥物,核准年份與臨床應用: 醫師、藥師、護理人員 索取免費衛教文宣 (三孔裝訂、每期一頁雙面銅紙210磅,加電子文宣一式) 請來電 0800-288-286
【好安藥師團隊 編輯整理】
【好安藥師團隊 編輯整理】擬除蟲菊酯:從菊花到全球防疫的百年旅程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幾乎每個人都接觸過擬除蟲菊酯。它可能是夏夜裡燃起的蚊香、客廳裡使用的電蚊液,或是在新聞報導中提到防治登革熱的大規模噴藥。這種看似平凡的殺蟲劑,其實背後蘊含了近兩百年的發展歷史,從植物提取物一路演進到人工合成的防疫利器。今天,就讓我們從歷史角度出發,回顧擬除蟲菊酯的發展,並檢視它在現代的應用與挑戰。 起源:來自菊花的天然力量擬除蟲菊酯的故事可以追溯到天然除蟲菊(Chrysanthemum cinerariifolium)。早在古代,人們就知道菊花粉能夠驅趕蚊蟲。1828 年,歐洲化學家首次從花朵中成功提取出「菊酯(Pyrethrins)」,這種天然化合物能夠干擾昆蟲的神經系統,使其迅速麻痺死亡。然而,天然菊酯並不完美。它容易受到光照與高溫分解,因此效果維持時間短,不適合大規模使用。雖然安全性佳、毒性低,但在實際防疫和農業上存在侷限。這也促使科學家開始尋找更穩定、更有效的替代品。 20 世紀中葉,化學家開始研究菊酯的分子結構,並嘗試人工合成。到了 1970 年代,第一代 擬除蟲菊酯(Pyrethroids) 誕生,例如氯菊酯(Allethrin)。這些化合物模仿天然菊酯的作用機制,但更耐光、持效時間更長,適合廣泛應用。接下來的幾十年,第二、第三代擬除蟲菊酯陸續問世,包括 賽滅寧(Cypermethrin)、氟氯氰菊酯(Deltamethrin) 等。自 1970 年代起,世界衛生組織(WHO)將其列為 防治瘧疾、登革熱、屈公病等蚊媒傳染病的首選藥劑。這些藥劑殺蟲效果更佳,殘效時間更久,逐漸成為農業與公共衛生的核心工具,也讓人類在對抗蚊蟲與病媒傳染病的戰爭中,取得了關鍵優勢。 擬除蟲菊酯安全嗎? 1. 進入途徑 吸入:常見於氣霧劑、電蚊香皮膚接觸:殘留於物體表面或直接接觸藥劑口服誤食:少見,多為兒童意外發生2. 吸收與分佈 進入血液後,主要分佈於 肝臟 與 脂肪組織因屬脂溶性,短期可暫時累積於脂肪主要代謝器官:肝臟3. 代謝流程 酯鍵水解(Hydrolysis)由羧酸酯酶(Carboxylesterase)分解,生成酸類與醇類代謝物氧化反應(Oxidation)由細胞色素 P450 酵素(CYP450 系統)進一步分解結合反應(Conjugation)與葡萄糖醛酸(Glucuronic acid)或硫酸基結合,提高水溶性4. 排泄 代謝後物質以 尿液排出 為主,少部分經糞便排泄多數於 24–48 小時 內清除,不易長期蓄積 特殊族群注意 嬰幼兒:肝臟酵素系統未成熟,代謝效率低,毒性敏感度高孕婦:代謝速率與一般成人差異不大,但可通過胎盤,應避免暴露肝功能不全者:代謝速度減慢,易產生蓄積毒理學補充作用機制:影響神經鈉離子通道(Na⁺ channel) → 昆蟲迅速麻痺死亡人體影響:因代謝快,不易造成長期中毒 家庭用常見殺蟲劑劑型與擬除蟲菊酯成分(含注意事項)安全使用擬除蟲菊酯三大提醒保持通風:任何劑型都應在通風良好的環境中使用。避免誤觸:特別注意嬰幼兒、孕婦、魚缸及寵物周邊環境。依說明使用:按標示用量即可達到防蚊效果,避免過量。 中國病毒入侵? 台灣本土登革熱與各國屈公病與登革熱現況在亞熱帶與熱帶地區,每逢夏季雨水增多、蚊蟲孳生時,登革熱與屈公病便是最受關注的蚊媒傳染病。這兩者皆由伊蚊(尤其是埃及斑蚊、白線斑蚊)傳播,初期症狀高度相似:高燒、頭痛、肌肉與關節痠痛,需透過血清檢驗才能確診。 登革熱:東南亞(菲律賓、越南等)每年病例數動輒十萬級台灣 2023 年大流行,超過 26,000 例新加坡每年穩定出現數千至上萬例中國南方偶有小規模疫情屈公病:亞洲多為輸入病例2025 年中國廣東爆發逾 7,000 例本地病例,引發關注防範關鍵治病不如防蚊——減少積水、使用驅蚊產品、加強社區病媒蚊控制,仍是最有效的防線。
【好安藥師團隊 編輯整理】 【好安藥師團隊 編輯整理】2025年8月12日,嘉鏵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攜手全國各校藥學系共辦業界實習。本次活動由辰安藥局、華特藥局、好爸爸藥局共同發起,於新莊化成路GDP物流總部舉辦企業參訪活動。24位藥學師生與各藥局管理幹部走進藥品供應鏈第一現場,實地體驗從倉儲管理到市場行銷的完整流程,開創藥學產學交流新篇章。活動由嘉鏵總經理姜政安致詞揭幕,並帶領來賓深入作業區,親眼見證藥品入庫、分揀、包裝與配送的全流程,體驗嘉鏵對藥品質量與配送效率的嚴謹要求。 在政府對於藥品設立規範開始,嘉鏵同仁無不兢兢業業投入執行,從原來的中和倉持續擴倉,並引入自動化、無紙化的SOP作業流程。持續內部評鑑稽核,定期PDCA檢討修正逐漸完善GDP指標藥品物流倉儲,來源流向、營業查核、即時監控每個環節都需要各項設備、資源投入,打造可以讓全國藥師信任用藥安心安全的服務標竿。 在「GDP問答時間」中,專業主管與師生熱烈互動,針對藥品優良配送規範與產業發展趨勢交換見解。其中系統整合部分是議題中,最爲深入的討論,程式設計監控、設備擴充應用環節是過去1.0物流服務,到現今物流2.0、物流3.0最核心的要件。透過系統不斷優化,才能有規模的進行全國藥局、診所的服務,每個社區藥局都是在地最重要的健康後盾,能夠成為藥局協力的供應鏈,嘉鏵唯有不斷創新突破,才能符合期待。 隨後,衛肯生醫鄒尚勳博士進行行銷專題分享,闡述如何以專業策略與創新思維,將優質產品成功推廣至全國市場,激發獨立藥局與連鎖藥局市場競合下,如何強化各自優勢,並加強對未來合作的想像。以下就鄒博士內容作一分享 藥局 產業觀察與市場趨勢 台灣藥局現況大型連鎖藥局逐漸壯大,但 獨立/區域連鎖藥局仍佔 9 成服務量。日本藥師平均服務 2,100 人,台灣資料接近。然而日本連鎖藥局規模與人口成長趨勢,日本 65 歲以上佔 30%,台灣約 18%,未來成長空間有限。競爭只會更加白熱化連鎖藥局對民眾體驗差異不大,未來競爭關鍵在 差異化與附加價值。藥師工作本質屬於「零售業」,必須具備銷售與顧客經營能力。即便靠近資本市場、或是零售市場,馬太效應都會存在,大者恆大,小者更小,如何價值與作出差異化是競爭市場的核心考題。 經營與行銷策略商品力與藥師銷售力需同時兼顧 選擇好產品,原廠願意投入相應資源持續經營 避免自我判斷的偏差、盲從 回歸到產品行銷、專業服務 商品好 + 藥師經營力弱 → 客戶好感提升 商品好但藥師不會經營 → 潛力浪費 藥師會經營但商品差 → 客戶留不住。 善用資源整合、跨領域聯合、不同專業導入、線上線下整合 來創造流量。 未來方向與合作模式 - 反轉行業馬太效應的方法:提升個人競爭力:持續學習與跨領域能力拓展。 擴充人脈與資源:建立藥師社群與合作網路。 產品與銷售並進:挑選有力商品並配合行銷計畫。 建議合作策略: 合作廣告,聯名行銷,減少單店成本。 透過活動、講座、媒體曝光提升品牌口碑。 共同開發產品與計畫推廣 核心觀念 藥師不是被動等待顧客的專業人員,而是主動經營的零售經理人。 市場與職涯安全並非穩定不變,需持續創造差異化。 「底蘊」與「品牌文化」能支援企業長期存活與發展。 活動尾聲,辰安藥局與華特藥局致贈感謝狀,肯定嘉鏵對藥學教育的支持與貢獻。全體與會者於嘉鏵大門口合影留念,並帶回嘉鏵準備的餐盒,為參訪畫下圓滿句點。嘉鏵生技與旗下衛肯生醫表示,此次活動不僅加深產學合作,更希望持續與北醫藥學系及全台社區藥局攜手,將優質藥品與專業服務帶給更多民眾,推動台灣藥學與醫藥服務的進步。 感謝 北醫藥助理教授林承諭、好爸爸藥局黃耀億藥師、華特藥局劉宗錡藥師、辰安藥局黃欣雅藥師、辰安藥局經理謝佳妤暨工作同仁蒞臨嘉鏵指導交流 介紹社區好藥局1. 辰安藥局地點:桃園市蘆竹區上興路216號成立時間:2019年1月8日特色與服務:擁有健保特約資格,收取各大醫療院所的處方箋並調劑、販售醫師、藥師指示藥品、成藥等。販售多元產品如保健食品、營養品、醫療器材、奶粉、尿布等。提供用藥與保健食品免費衛教專業諮詢,包含現場及線上諮詢。推動高齡友善藥局計劃,積極參與桃園市藥事照護、「送藥到府」、「免費量血壓」、「戒菸服務」、「減重管理」等社區健康活動,彰顯在地藥師的多元價值。2. 華特藥局地點:新北市泰山區明志路1段260號經營型態:合夥組織特色與服務:強調複合式健保藥局,調劑一般、牙科及慢性處方簽。提供用藥、保健諮詢服務,主攻專業有機醫學美容產品、進口保健食品、國產保健食品與醫療用品等。擁有專業團隊,員工熱情並致力於打造安心、專業、齊全的環境。致力提供完整健康照護,營業時間一般為早上8:30至晚上22:30。3. 好爸爸藥局地點:新北市板橋區民治街107號成立背景:由四位北漂青年共同創立,冀望成為在地民眾「家庭藥師」特色與服務:提供多樣產品:母嬰用品、營養保健食品、個人衛生用品等。建立專業團隊,服務親切且熱情,致力於提供顧客最齊全且安心的選擇。強調用心服務、在地參與,希望成為社區民眾健康的守護者。營業時間一般為8:00至22:00,提供多時段諮詢及購藥便利。 以上三家藥局皆在各自地區深耕,結合專業與在地服務,致力於提供多元且貼心的健康照護。